热门小说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 >二先生的故事 > 二先生的故事(二)

二先生的故事(二)(1 / 1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二先生,五岁入学,小学一年级上了三年。在农村里,生活非常的简单又枯燥,在哪个年代,没有太多的乐趣。同村谁家有个红白喜事,能让整个村子热闹上两三天,因为在办事期间,村子里会涌入很多人,会显得村里很热闹。还有一个就是,一年一季的庙会,在二先生的家乡,也有这样的庙会。庙会开始的时间,是在春夏之交,那个时候,人们刚刚脱掉春装,把长袖换成夏季的短袖,春耕也已经结束,夏忙即将开始。这个时候,二先生家乡的庙会就开始了。庙会进行三天,会上还会有表演团,还有唱大戏的,那是二先生除了春节,最期待的日子,因为在庙会的时候,二先生的父母亲都会给二先生一笔钱,让二先生去会上买些东西,庙会上的什么凉皮,凉粉,冰淇淋,都是二先生的最爱。

最让二先生开心的事情,是二先生的父母亲会在集市上给二先生买新衣服,有新衣服穿是小孩最开心的。庙会每一年都一样,小孩子,总能在庙会上找到自己的乐趣,早上吃完早饭,就到集上赶会,哪怕什么都不买,也是很开心的。这个时候,无论地里多忙,大人们也会放下,去庙会上置办些农具。在二先生的印象里,父母亲在集上,总会买些农具为夏收做准备。

在过去很多年之后,二先生回忆庙会的事情,能留下记忆的只有那么两三件事。第一件事,就是在庙会上看见有人打架,二先生不知道什么原因两拨人就打起来了,打架的双方二先生一个都不认识,因为那时候二先生还很小,但是对于打架流血的事情,人们记忆总是很深刻的。二先生只记得当时双方打得很凶,有人流血受伤。印象更深刻的是双方被拉开之后,二先生他们集上的有头脸的大人物,搬了一把长条板凳坐在路中间,目视四周,说道:“今天我看谁还敢在动手,再敢动手,立马带走几个。”对于再把动手的人带走带到那里去,二先生并不清楚,只觉得那位集上的大人物,很是有威严。果然,大人物的话语是有震慑力的。没有人再敢动手,人群什么时候散去的,二先生也就不关心了,也不记得了。

第二件事,让二先生记忆深刻的是,在某一年的庙会上,二先生套票进入了来表演的歌舞团,对于不花钱看表演的事情,都是乐意看得。在那次套票的经历中,二先生第一次看到现场的魔术表演,第一次看到歌舞表演,第一次看到有色表演。这也是为什么乡下歌舞团去表演的时候,票买的那么快,看得人那么多的原因。

在庙会结束没有多久,日子还是像往常一样过,平淡的生活,让人味同嚼蜡。时间仿佛过得很快也过得很慢。春去秋来,年复一年。小孩总是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度过的,怎么流逝的,印象里只有三件事是最重要的第一件事,地里拔草。二先生在上学的时候,最害怕的是过周末,因为周末没有课,要去跟着父母去拔草,春天麦子地里有草要拔,夏天玉米地里的草要除,大豆地里的草要除。二先生家因为地处平原,自从包产到户之后,二先生家里分到土地有十几亩。草就像拔不完一样,拔完了一波新的一波又长起来了。总是在不停的拔草,可能有人会说,为什么不打除草剂呢,这个原因,二先生也是很费解。可能已经打了吧,药效不好。农村人常说“没有不好地,只有不勤快的人”,二先生也是一个勤快的孩子,只要没有课二先生就会跟随父母一起去地里除草,印象最深刻的是玉米地里长得草,因为玉米还有长高的时候,玉米垄中间的草还是很容易拔掉的,稍微长高一点,玉米的叶子剌在胳膊上腿上,有时候还有脸上是很疼的。在地里干活,在一出汗被汗蛰的那个疼啊,很是不舒服。二先生对此记忆尤为深刻。

庄稼人,一辈子围着地,向地里讨饭吃,向土里要粮食。二先生小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城市里生活,只是听说过,在那个交通不方便的年代二先生连赶城的次数都有限的。庄稼人眼里,地里长得不仅仅是庄稼,还有的是今年家里需要置办的物件。

在二先生记忆中,夏收是另外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情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整个农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不是很高,干啥都是需要人。割麦子的时候,需要全家人齐上阵一镰刀一镰刀的割,割完之后。用那种村里的牛车往家里拉,拉到自家的麦场里打麦子。打麦子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,痛苦的是打麦子的过程,收麦子是享受丰收的喜悦。打麦子的痛苦没有经历过得人是没有办法理解的,麦子拉到自家的麦场之后,先把麦子垛起来,跺成一个大麦跺,然后平摊到麦场里面,家里有农用拖拉机的,拖拉机后面挂上石碾,没有农用三轮车的只能能用牛拉石碾,那样一圈一圈的碾,把麦子从麦穗中碾出来,一遍碾,一遍翻。一遍又一遍,过程既枯燥又无聊,还要顶着大太阳。碾出来麦子,麦秸秆还有跺成麦秸垛,以便冬季没有柴火烧的时候,可以烧麦秸秆生火做饭,还可以充当牛羊猪饲料。收完了麦子,一部分按照当时的标准去公家的粮站缴纳公粮,一部分屯在家里,家里没有白面的时候,拉到面站打白面,还有一部分麦麸,是喂猪的好饲料,尤其是农村家里养了母猪生了小猪仔的时候,麦麸是母猪下奶的好料,也是猪长膘的好饲料。除了这些,家里急需用钱的时候,这个时候屯的小麦就派上了大用场,拉到集市上,就可以卖钱,给孩子交学费,补贴家用都需要。二先生的家庭并不富裕,二先生的记忆中每逢开学交学费的时候,都需要买一部分麦子,来换取学费。那个时候,也不像现在学生的学杂费本费是可以减免的。所以,打麦子很是痛苦的。就这样,过了几年,二先生家里置办了农用三轮车,买了脱粒机。有了机械化的物价,大大的缩减了农忙的时间,但是依然很辛苦,因为联合自动收割机也不是每户都可以用得起的。在有了脱粒机后,收麦子不在需要再用石碾,但是脱粒机脱出的麦粒,需要人一簸箕一簸箕的往一边端,常常都是脱粒到后半夜,我们的二先生也要跟着端麦子端到后半夜。农忙总是这样既无奈又劳累。

未完待续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